当前位置: 首页 >> 申报材料 >> 正文
申报材料
建筑设计技术特色专业申报书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26 查看:




附件1

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学校名称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盖章)  

专业名称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代码  560101

申报类别 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填表日期 2014 09 18

湖北省教育厅

20149

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二、本申报书按专业填报,同一学校不同申报专业分别填报数据。

三、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四、表格中所涉及名词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义解释。

五、申报书及建设方案一起装订,一式五份,普通纸张,A3幅面对折、双面印制、中间骑缝装订,不得使用铜版纸,不得胶印或文件夹装订等,总页码不得超过50页。电子版发至hbhvte@126.com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性质

公办 □民办

2013年末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

10006

法人

代表

信息

危道军

院长

办公室电话

81326988

81326998

18162529688

电子邮箱

Wdj1105@126.com

联系人

黄冠华

教务处长

办公室电话

027-81326818

027-80326998

18971353100

电子邮箱

420059893@qq.com

专业建设信息

学校主要

服务面向

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立足建设行业,服务社会发展;立足施工现场,兼顾其它岗位。

学校现有主要专业和实训基地情况(需说明各主要专业在校生人数,限填10个)

学校现有主要专业:

建筑设计技术(738人)

物流管理(561人)

工程测量技术(370人)

建筑工程管理(663人)

建筑工程技术(1629人)

工程监理(416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468人)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770人)

工程造价(2005人)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221人)

实训基地: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

节能检测实训基地(省级)

建筑装饰实训基地(省级)

园艺实训基地、钢结构工艺实训基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深基坑实训基地、精细木工实训基地等

学校拟重点建设专业(群)

(限填5个)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

物流管理专业群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

工程造价专业群

市政与道桥专业群








二、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基本情况(2014年暂按原专业目录级代码填写)

专业名称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代码

560101

修业年限

3

所在院系

环境艺术系

专业设置时间

2008

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738

专业开设方向(如有)

方向, 方向, 方向......

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2012年级207人;2013年级255人;2014年级276人。

专业开设班级数

2012年级4个;2013年级6个;2014年级6个。

学校已设相关专业名称

1.环境艺术设计2.城镇规划3.园林工程技术4.古建筑工程技术

何时被确定为何种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如有)


专业毕业生基本情况

有毕业生届数

4

累计毕业生人数

371

毕业生“双证”率

201172.4 %201274.1%201377.3%

其中:获得中/高级证书人数比例

2011 0 %20120 %20130 %

毕业生就业率

201193.6 %201295.2 %201395.8 %

其中:协议就业率

201178.1 %201283.6 %201386.2 %

其中:在本省就业率

201173.3 %201283.5 %201382.4 %

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专任教师人数

23

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比例

83.2%

双师型教师数

18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

78.3%

其中: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专任教师人数

18 人,占专任教师的 78.3 %

其中: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任教师人数

11 人,占专任教师的 47.8 %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秦首禹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07

学历

大学本科

学位

建筑学士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联系电话

单位:027-81326803

手机:13971617537

电子邮箱

627401599@qq.com

现任职务(含社会兼职)

环境艺术系副主任

从业经历(含企业实践)情况

2000-2014,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业带头人、副主任;

2003-2006,武汉宝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2009-2014,湖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个人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情况

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























三、专业基本教学条件及课程情况

本专业生均日常教学经费

2011学年4000元;2012学年4000元;2013学年5000元。

本专业B类、C类课程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或双师素质教师担任比例

2011学年48.7%2012学年48.5%2013学年50.3%

本专业学生平均接触教师时间=(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专业在校生人数

2011学年16.2小时;2012学年18.8小时;2013学年18.4小时。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对口率

2011学年90.4%2012学年91.2%2013学年89.5%

本专业订单培养人数/当年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

2011学年0%2012学年0%2013学年0%

本专业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2013-2014学年)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实训项目

实际接受学生实习人数

其中接收顶岗实习人数

接收应届毕业生就业数

湖北省建科院

顶岗实习

4

4

2

深圳中泰华翰建筑设计有限

顶岗实习

6

6

3

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

顶岗实习

3

3

2

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2

2

2

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6

6

4

湖北奕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6

6

2

武汉和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5

5

3

武汉纽斯凯威工程设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7

7

5

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

顶岗实习

5

5

4

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武汉分院

顶岗实习

4

4

3

本专业学生使用校内实训基地情况(2013-2014学年)

基地或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设备总值

(万元)

实训岗位数

生均学年使用频率(人时)

美术画室

美术实训

15

200

114

一体化实训中心

绘图、设计实训

24

145

92

建筑模型制作室

模型制作实训

3

10

10

雕刻实训室

模型制作实训

9

10

10

材料与构造展示室

构造认知实训

18

50

12

幕墙构造展示室

构造认知实训

13

50

12

专业机房

绘图、设计实训

46

140

60

图文制作中心

成果图输出实训

10

10

10

益民工作室

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20

25

400

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

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30

25

400












四、建设目标

项目

具体建设目标

现有基础

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

责任人

2014.9-2015.12

2016.1-2016.12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2+0.5+0.5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校企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①企业调研报告;

②人才培养方案;

③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记录。

预期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人才培养方案运行阶段性总结;

③专家鉴定意见。

秦首禹

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形成“宽平台、分方向”“双证融通”动态调整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修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课程体系实施阶段性总结;

③专家鉴定意见。

教育教学模式

教法改革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法

预期目标:形成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法。

验收要点:

①建筑设计专业三类课程的教学法。

预期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拓展教学法。

验收要点:

①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②教学光盘。

万宇鸿

学分制、导师制与小班制

预期目标:制定“三制”,因材施教。

验收要点:

①学分制配套的管理制度;

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③小班制实施记录;

④导师制实施条例和细则。

预期目标:完善“三制”。

验收要点:

①学分制运行阶段性总结;

②学分制修订记录;

③小班制实施记录;

④导师制运行记录。

教学评价体系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检查评比制度

预期目标:课堂教学高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80%以上。

验收要点:

①构建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②教学效果评价表;

③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预期目标:修订评价标准。

验收要点:

①修订后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②教学效果评价表;

③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教考分离

考试、考查

预期目标:使考试更加公平,成绩更具有可信性、可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①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

预期目标:使考试更加公平,成绩更具有可信性、可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①实施记录与反馈资料;

②修订后的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

教师评价制度

考评分配机制

学院各种规章制度与考评办法

预期目标: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验收要点:

①教师考核办法、管理办法、激励机制;

②制定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

预期目标: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验收要点:

①实施记录;

②修订后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

黄汉玲

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4-6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①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②兼职教师资源库。

③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新聘4-6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①兼职教师资源库。

②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师德师风建设

预期目标:加强师德建设。

验收要点:

①师德师风管理办法;

②师德评估标准;

③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方案及过程资料。

预期目标:加强师德建设。

验收要点:

①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方案及过程资料。

专业团队负责制

预期目标:团队自主管理,提高效率。

验收要点:

①专业教学团队自主管理办法;

②团队带头人的责任制和团队成员的淘汰制;

预期目标:团队自主管理,提高效率。

验收要点:

①专业教学团队自主管理过程资料。

实习实训体系

实践教育体系

课程实训-专项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链

预期目标: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验收要点:

①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②实训课程任务指导书;

③专项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

预期目标: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验收要点:

①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②实训课程任务指导书;

③专项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

秦首禹

刘卓珺

校内实训室

一体化实训中心、专业机房、建筑模型制作室、画室、雕刻实训室、图文制作中心、益民工作室、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

预期目标:扩建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和一体化实训中心,新建BIM实训中心,并验收使用。

验收要点:

①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设备到位;

③设备验收报告;

④开出实训项目,有实训项目卡片。

预期目标:新建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并验收使用。

验收要点:

①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设备到位;

③设备验收报告;

④开出实训项目,有实训项目卡片。

校外实训基地

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预期目标:完成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②毕业顶岗实习实施管理办法

预期目标:完成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②修订毕业顶岗实习实施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考评

实习日志、实习鉴定

预期目标:加强实训环节管理

验收要点:

①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②实习实训考评办法和细则。

预期目标:加强实训环节管理

验收要点:

①修订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②完善实习实训考评办法和细则。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毕业生跟踪调查

预期目标:毕业生跟踪管理体系的建立

验收要点:

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与实施办法;

毕业生跟踪制度和管理办法;

③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和表格;

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资料汇编。

预期目标:毕业生跟踪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修订。

验收要点:

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实施情况记录。

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资料汇编

姚书琪

说明:对文件及建设方案中提及的可量化的指标必须提出具体建设目标,并说明基础情况


五、学校意见

(包括推荐理由、论证意见、支持举措等)


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是院级重点专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专业建设中重视教学改革,改革思路清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有创新,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对指导专业建设的现实意义强。该专业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的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积极支持本专业的建设,今后也将在政策、经费和制度上予以最大可能的支持。  

(一)政策倾斜。学校积极支持该专业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教改立项、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二)经费支持。学校将进一步追加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建设等方面。  

(三)制度保障。学校将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以及省教育厅、教育部等相关要求,对专业建设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同意推荐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申报湖北省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四年九月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

(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三)人才培养具体目标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三)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四)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五)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四、改革举措

(一)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二)强化信息化教学,完善实践教体系

(三)培育优秀团队,探索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制

(四)建立双导师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绩效评价

(六)建立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五、项目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2.人员保障

3.政策保障

4.质量保障

5.建设经费保障

六、绩效考核目标

七、专业建设预算说明

八、专业教学计划进表(2013/2014学年)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建筑行业从长远角度看,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行业,因为房屋的更新和建设,以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配套设施的要求的提高,都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延续和发展。而科技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也相对其他行业更快。

一直以来,建筑业承载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双重使命,既作为重要的经济引擎,又为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大量就业岗位。2013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达到8343亿元,同比增长21.52%,在全国排名晋升至第四位,继续稳居中部第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要求也在持续增长中,建筑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工人严重匮乏等问题仍困扰着建筑业的发展。

2014723,湖北省建筑业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提出当前,须从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工程总承包制、加速培育建筑产业工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建筑市场,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2.社会背景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社会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由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以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速度增长,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1990年到2002年我国城市化率由18.9%迅速提高到39.1%。据权威部门统计,2010年底湖北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城市化进程,2025年全国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城镇化建设必须依托建设行业的发展作为支撑。根据规划,我省将规划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圈两区、两轴两带”,又将进一步加大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开发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物质方面需求的提高,建筑工程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占总投资20-40%。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的最佳的建设契机。

3.人才需求背景

我国一方面把建筑行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另一方面在许多省市和地区又非常缺少作为该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设计、规划、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良好的产业发展形势和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既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又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进步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技术素质,建筑设计行业由于具有建筑行业发展的前瞻性特点,其技术进步较建筑业全行业速度更快,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技术人才。

根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我省建筑设计企业数量由“十五”末期的571家增至目前的676家,从业人数从“十五”末期的5.32万人增至目前的7.35万人。按每年每实体需34名建筑、规划、环境景观设计人才计算,这就意味着每年有近2000个就业岗位。

而目前湖北省建筑设计类教育每年仅能提供14001800人左右,其中还包括近50%的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加之湖北靠近东南和华南沿海发达城市,其中有30%至40%的毕业生流向这些地区,因此现有毕业生远远不能够满足省内市场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基础

1现有基础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于2008年开办,是我院环境艺术系品牌专业;从初期建班的80人到今日约300/年的招生规模,本专业一直蓬勃发展。本专业培养对象为三年制高职专科毕业生,现有学生规模为700余人,16个建制班。

自专业开办至今,六年以来共输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370余人,毕业和在读学生共计1100余人。

1)形成了“教师+工程师”、双师型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现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43名。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支师资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能胜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

我们通过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国家执业资格、国内外进修、企业锻炼、挂职等途径积累工作经历;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教师;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积极引进企业兼职人才,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优化和完善“双师”教师队伍结构。

2)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室,2+0.5+0.5人才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本专业依托“专业+工作室+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工作室、2+0.5+0.5人才培养模式,零距离对接建筑设计市场中产品量最大和从业人员最多的需求岗位—住宅建筑师岗位,其以就业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特色,在业界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

3)形成了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依据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调研和反复实践后,确定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形成与建筑设计相关产业高端技术岗位要求相适应,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体,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等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构建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的“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形成了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校5个学期中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的模拟仿真、生产性训练,通过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校外考察实训等形式,校企合作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技能达到顶岗实习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目标,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实现校外实训可顶岗,与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5)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专业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6)拥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校内拥有一体化实训中心、建筑模型制作室、画室、专业机房、材料与构造展示室、幕墙构造展示室、建筑设备安装展示室、深基坑实训基地、建筑结构展示中心、园艺实训基地、益民工作室、湖北华疆建筑设计院等多个实训室,能同时满足100多人的专业实习实训。20余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100人项岗实习。

2.优势

1)行业需求与社会资源优势

随着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房地产也的发展,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的需求很旺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2013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4%94.3%95.8%,近三年的平均水平达到95%以上。

2办学平台优势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校内实训条件,在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依托校企合作董事会和湖北省职教集团与省内外20余家相关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不仅为我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而且还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优先留用便利。

3办学条件优势

本专业到目前为止虽只有6年办学,依托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社会资源,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始终牢记“以服务为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培养目标,立足武汉、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建设行业培养大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4)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优势

形成的“工作室,2+0.5+0.5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而其培养目标是紧跟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建筑设计市场中产品量最大和从业人员最多的岗位——住宅建筑师岗位,以其就业需求为目标同时兼顾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适度对接二级注册建筑师岗位,模式构建思路清晰,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5)社会服务能力优势

专业自开办以来,依托校企合作,以及开展了对专业人员、企业员工、社会技术服务与公司联合的工程项目咨询和支援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建设等社会服务,湖北省住建厅直属院校的优势也为我校在建筑行业的社会资源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空间。

(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经过努力,本专业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高、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与湖北省及中南地区建筑业高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还要向纵深发展;

2.专兼结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需要进一步优化充实;

3.实习实训条件还有提升空间;

4.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5.小班制教学刚刚开始试点,还未在专业内广泛施行。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

以我省将规划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圈两区、两轴两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建设依据,根据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立足建设行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依托湖北省建设类职业教育集团,与省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集各方优势资源,在两年建设期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并不断优化与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充分满足专业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好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型、有活力的专业教学团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并确保辐射效果。

总之,通过两年建设,把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成为课程体系特色鲜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梯队稳定合理、实习实训优质高效、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提供人才储备、在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远期目标为建成为中南地区建筑设计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建筑技术设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涵盖建筑设计助手初级岗位的基础上,能从事本专业领域大量急需的住宅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并适度对接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具体目标

依托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联合建筑设计企业技术骨干,聘请湖北省协会专家参加组建精干高效专业管理团队,通过二年建设,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与发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开发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探索编写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教材。同时构建真题实做的单项训练、专项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实践教育体系与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完成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训手册,形成一批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文件。建设完成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创新与拓展以项目导向教学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二年建设,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创新教育模式,创建考评体系,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联合制订培养计划、课程方案和实习实训流程。让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与实训基地,“以身示教”,“以技示教”,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战相结合,打造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住宅建筑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掌握“住宅建筑师”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拓展课程学时,打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群)中职、高职与本科教育发展的立交桥,理顺从“绘图员员”到“住宅建筑师”再到“二级建筑师”等执业资格的学习通道。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设计技术文件编制、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等三大核心能力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学生制图识图、施工图、建筑方案等三大能力的学习循环递进。在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小班化教学,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在教育全过程中,探索导师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在考核评价环节,试点教考分离,制定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使成绩评价更为客观真实。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实施三大阶段学习循环: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能力学习循环,在校内进行建筑制图、建筑构造的学习,依托项目进行真实项目的识图制图训练;单项能力循环,在校内进行设计软件学习,接着到企业进行针对性的项目软件训练;综合能力循环,在校内进行项目实作的综合实训,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三大循环体现了“三真四融”“堂所互通”“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建设期内,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快建设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达到网络化程度80%。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土建类高职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企业参与90%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3.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和制度,建立出勤、工作量、业绩(教学质量及获奖)相结合的考评、分配机制。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聘请企业高水平建筑师(或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考评,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校内导师的理论教学与校外导师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升华理论;两年建设期内,确保双导师覆盖率为50%。制定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制度,试点团队自主管理。

4.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注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集教学、生产、研发与服务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两年内,扩建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一体化实训中心,新建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同时还将购进与设计单位市场所要求掌握的最新相关软件,如日照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IM)——REVIT、建筑节能等都会列入实践教学环节项目中,多方位满足建筑设计用人单位的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长效机制。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每年新增5-6个校外实训基地。最终形成26-30个稳定的能满足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顶岗等各类实习实训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

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领域,加强新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优化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根据实践教学实施性方案完善考评细则,主要反映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时间等。

5.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等)和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制度的实施与运行,保证教学质量第一。

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校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作为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重构以“能力、道德”为内容,多维化为形式的评价体系,制定制度和细则,设计问卷和表格,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将其作为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

树立全员参入、全过程教学管理理念,深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与反馈、教学考核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制定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形成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目的。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制定双证毕业制度,建立引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形成职业教育品牌效应。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具创新意识,有国际化视野、实践技能强”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素质教育和通才培养要求,大力加强建筑设计技术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优化和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体现建筑设计专业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组织管理。

因此,对于基础理论,不仅仅要求“够用”,还兼顾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成长潜力,大量增加能提高建筑师职业能力的课程,力争使毕业生的能力向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靠拢。

学生个性化突出,动手能力强,思想活跃。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需要的是“独当一面”的学生,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继续深造学习的潜力,同时也有毕业后就能独立承担工作的素质,满足建筑设计行业各层次的需要。

1.深化模式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真四融、堂所互通”的“20.50.5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入走访省内建筑设计单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析论证,进行毕业生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全面分析,以“面向企业,立足岗位,强化应用,突出能力,育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按照“真过程教学、真项目实训、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以“项目融入、师资融入、标准融入、文化融入”的“四个融入”为抓手,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核心能力模块化、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两心”改革:核心能力模块化,即建立以核心能力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型(建筑设计技术技术文件编制)、专业型(建筑施工图设计)、强化型(建筑方案设计)三大培养模块;核心课程一体化,即将原来的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技术性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资格应知、应会、应是内容有机融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01

右箭头: 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01 “三真四融、堂所互通、20.50.5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2. 紧跟市场动态,突出能力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密切关注建筑领域行业动向,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优化学分制才培养方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岗位群主要有建筑师助理、住宅建筑师、助理建筑师等,不同区域和不同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有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为适应各自不同的需求,与建筑行业、企业合作,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建筑设计企业相应技术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新、更娴熟的岗位专业技能打造出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开设文化、历史、自然、科学、经济、社会、艺术、军事、管理学、职业规划与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

1)构建“宽平台、分方向”动态调整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采用不同形式,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绘图、房地产开发、建设行政管理、工程项目组织、技术资料管理、建筑咨询等技术工作。根据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解,对应专项能力,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划分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或训练项目,这些项目和课程组团打包形成限选模块,构建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分方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及理实一体化课程占总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实践课程及实践环节课时占总学时比例达到49%以上,比例接近于1∶1

2)“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

在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基础上,同时我们还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双证融通” 促进教学内容深化改革,从而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建筑设计专业应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建筑绘图员、建筑图像师、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员,适度对接五年工作实践后获得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考试资格考证。

为了保证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考试资格考试的深度融合,我们在二个层面上具体实施:

一是专业层面上融通对接,对于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纲课程,我们采取适度对接建构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场地与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与详图》、《建筑结构与设备》、《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各科目具体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加以体现。

二是职业技能模块上的融通。即将单元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融合,充分体现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学完这样一个单元课程块后,可以掌握本职业资格对该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建筑绘图员、建筑图像师的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我们采取融入在建筑设计技术文件编制(建筑师助理)的项目课程模块中进行涵盖。见表01

01 项目课程模块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

小型建筑方案设计

中小型公共建筑(1

中小型建筑场地规划设计

中小型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选型

建筑表现技法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中小型公共建筑(2

低层居住建筑

小型托幼类建筑

2

建筑施工图设计

文化类建筑

建筑总图及场地设计

建筑节能与日照分析

建筑施工图设计

建筑施工图报审答复

建筑施工图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居住区规划设计

高层建筑

3

建筑设计技术文件编制


建筑策划技术文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施工图绘制

建筑施工图报审答复

建筑施工图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

建筑设计图纸电子文件的输出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建筑方案技术文件

建筑施工图技术文件

(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1.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动教法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真题实做、假题真做的方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学习的内容是工作的内容,学习的要求是岗位能力的要求。学生始终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学生—员工”的过渡,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见图02

33

02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

1)建构建筑设计专业三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实践项目为课程教学载体、以教学做合一为课程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合理采用 “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见表02

表02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综合引导图

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主要职业技能

支撑的主要课程(学习领域)

专业教学方法

建筑方案设计

独立进行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及图纸绘制的能力

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场地设计、CAD天正、建筑初步、画法几何

项目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施工图设计

独立进行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及节能计算的能力

建筑构造与材料、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CAD天正、施工图识读、建筑施工图设计、设计技术文件编制、建筑节能与日照分析、建筑设备、建筑结构选型

现场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讨论法

效果图制作

独立进行三维建模、材质渲染、后期处理及动画制作的能力

画法几何、CAD天正、建筑效果表现、设计色彩、设计素描

案例教学法

视频教学

2)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构创新型教学方法。

1)使用互联网、微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建立网络交流学习平台,进行网上辅导、答疑、作业点评、交流等学习活动。

以学院网络资源为平台,建立建筑设计学习交流论坛,如建筑设计教师学生交流协会、建筑设计手绘协会,建筑设计方案交流协会,施工图项目协会等。使用当下热门的网络聊天工具QQ、微信建立综合性讨论学习群,形成聊天式学习法。见图03

03 新型教学方法

2)倡导学生课外自学,为自学提供方法和条件。开出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核心课程专业书单,对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过程录像,并制作自学光盘发至学生,供其自学与进一步深化学习,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新途径。具体建设内容见表03

表03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自学光盘一览表

序号

自学光盘名称

具体内容

对应课程

1

建筑手绘教程

建筑配景手绘演示视频;

建筑主体手绘演示视频;

建筑手绘综合表达演示视频。

《建筑表现技法》

2

快题建筑设计教程

快题建筑设计基本步骤演示视频;

快题建筑综合演示视频

《建筑快题设计》

3

CAD天正绘图教程

CAD建筑平面图绘制演示视频;

CAD建筑立面图绘制演示视频;

CAD建筑剖面图绘制演示视频

CAD建筑总平面图绘制演示视频。

CAD天正》

4

PS教程

PS基本版式制作演示视频;

PS彩色A3文本封面制作演示视频

PS彩色户型图制作演示视频;

PS彩色总平面图制作演示视频;

PS彩色立面图制作演示视频;

PS建筑效果图后期处演示视频;

PHOTOSHOP

5

REVIT教程

REVIT住宅建筑模型制作视频;

REVIT公共建筑模型制作视频;

REVIT异形建筑模型制作视频。

REVIT

6

SU草模制作教程

住宅建筑草模制作演示视频;

居住区规划草模制作演示视频;

公共建筑草模制作演示视频;

SKETCH UP

3)“五化”设计。

1)实训场地的理实一体化

以设计所场地设施条件为蓝本,借助校企项目合作为载体,推动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工作室——冠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2)教学方式的工学项目化

以设计企业工作过程形式为蓝本,以校企项目合作为载体,推动教学方式的工学项目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3)教学氛围的现场情境化

以设计企业工作现场氛围为蓝本,以校企项目合作为载体,推动教学氛围的现场情境化;

4)教学团队的构成双师化

以设计企业技术人员为依托,以校企项目合作为载体,推动教学团队的构成双师化;

5)教学质量评价多元化

以设计企业工作考核与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托,以校企项目合作为载体,推动教学质量的评价多元化。见图04

04 “五化”设计

2.完善“三制”,因材施教

注重因材施教,完善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

1)实行学分制,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制度,因材施教。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也决定了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各异的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强调学生一定要有个性特点和开拓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学生分为“设计表现型” 、“思路新颖型” 、“组织能力型”等;另外,从专业的工作性质和流程以及学生的职业能力来看,设计工作也可以分为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筑师助手等内容。在未实行学分制时,要想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很好的体现工作特点,则需要分别制定各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则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限选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意向,选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因才选教,教师因材施教。见图05

05 学生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避免了人才培养中的南辕北辙,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行导师制,引导型+自主型学习。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与此同时,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对课程内在联系和整体性结构的理解,难以独立地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可能片面地追求学分数量或者一味按照个人兴趣选课,导致肢解知识结构、技能结构,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等。出现这种情况,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分制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

我们将制定20152016级专业导师制实施条例和细则,由本专业的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双导师”,原则上一位校内教师带20-30名学生,一位企业兼职教师10-15名学生。指导学生适应学分制下灵活弹性的学习制度,告诉他们如何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克服选课的盲目性;同时,能更多地参与学生的教学和思想工作,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并对出现的个体状况随时做出反应,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疑问。这种指导更加切实可行,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也能较好地改变教师在教学中见书不见人、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增强教师责任感,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完成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3)完善走班制,加强教学及相关管理。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自由选课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组织,一门选修课堂上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系和不同的专业,即实行走班制,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同时任课教师也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但是走班制却给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实行学分制后,学费将与学生所选学分直接挂钩,选修学分多的多交费,选修学分少的少交费,这也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实行学分制工作面广量大,因此,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必由之路。在试行学分制工作过程中,学院应开发课务、考务、教材、选课、登分等管理软件,以保证学分制的运行,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试点小班化教学

根据建筑设计专业特点,开展小班化教学,人数为30-35人。

本专业2014年试点专业核心课小班化教学,2015年覆盖年级学生数30%2016年覆盖年级学生数50%

"小班化教学"可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便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更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能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班化教学使生生、师生交流频率加快,思维和观点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氛围。

4.提高课堂效果,建立质量分析反馈制度

以学院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遵循“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论教”的指导思想,主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多元评估体系,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真正高效,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80%以上。 

教学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方式;评价内容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

1)定量评价方法。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简单明了、直接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特质,适用于简单、单纯的教育现象。如课堂教学评价表,见表04

表04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得分

教学目标

(10)

1.准确、具体,具有层次性、生成性,可操作性强,切合学生实际;


2.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3.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20)

1.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内容把握准确、科学,整体与个体关系处理得当;


2.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符合各科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3.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4.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度、速度适中。

教学过程(30分)

1.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师生、生生关系和谐,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2.教与学关系和谐,时间分配科学,以学为主。教师启发、点拨和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

3.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4.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5.注重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教学环节完整,作业适度、适量;

6.教学方法适宜、学习方式得当,学习方法高效。

教学效果(20)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足够重视;


2.师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

3.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优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师素质(10分)

1.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规范,作风民主。组织教学到位,板书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功底深厚、扎实,教学视野宽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熟练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新教学(10分)

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件使用等某一方面具有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


2)定性评价方法。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收集信息与资料的途径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评价全面、深刻,在某种程度上是评价者对教育现象的解读,更适用于评价复杂的教育现象。例如,在听课结束后,及时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反映,可以发放开放式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也可以通过访谈、座谈等方式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教师实际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意见。 

教学评价的本质功能是反馈,即包括向评价对象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又包括向领导提供评价对象是否需要提高等。在对待教师评价结果中,评价结果仅提供给教师,而不公开评价结果。同时,教师可根据前后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纵向比较,克服不足,改进教学。

5.加强教学评价考核,试行教考分离

为了使考试更加公平,成绩更具有可信性、可比性;使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将在部分课程中逐步实行教考分离。2015年制定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并在2015级试点,2016级全面铺开。

教考分离模式下,出卷工作由非任课教师完成,因而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大大降低,同时任课教师无法勾画重点,学生会意识到仅仅依靠考前突击是不能应付考试的。为了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学生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平时学习中。

实行教考分离也是规范教学工作和适应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教学和考核,统一命题、集体流水评卷的教考分离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使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具体如下:

1)根据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确定35门主干课程作为院级教考分离的课程上报教务处。

上报的教考分离课程反映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或为精品课程、教改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重点课程。教务处在接到本专业上报教考分离的课程后,进行综合平衡、统一安排,经主管院领导审核批准后,通知本专业或系(部)。

2)院级教考分离课程以外的其它所有课程均为系级教考分离实行范围,由系按照学院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教考分离。

(三)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1.体现职教特点,建立考评、分配机制

以学院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实施为契机,结合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全方位的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教师培训、教学及课程建设、教科研情况、个人知识与能力等要素进行评价。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适当拉开差距,注重向一线教师倾斜,将考核结果与聘任、津贴、职称晋升挂钩,以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这种压力机制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有利于教师人力资源效能的发挥,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推进专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考核要点:

1)出勤考核;2)工作量考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3)超工作量考核;4)业绩(教学质量及获奖)。

2.优化教学团队,聘请能工巧匠

建立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每年从企业聘请4-6名经验丰富及表达传授能力强、水平高的建筑师(或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团队结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及课程建设,主要承担校内专业教学任务、顶岗实习指导及导师工作。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教学能力培训,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3.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

12014-2015年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师德考核与学院年度考核同步,安排在学年末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另外,师德考核也作为年度考核的首要内容要前置进行,对上年度师德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并把教师师德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

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大力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传递正能量,在晋职晋级中优先考虑。

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严肃处理并记入档案。建立师德失范“灰名单”和“黑名单”。凡行为失范、师德考核结果不合格者,列入灰名单;凡查实有严重失德违纪违法行为的,列入黑名单。学院对列入灰名单的教师进行重点警示、帮扶,帮助教师改正错误,提高师德水平;对列入黑名单的,将其调离教师岗位、离岗培训或予以解聘。

22015-2016年开展系列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最喜爱的老师”征文评选活动。由学生评选出10名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让学生说自己身边的故事,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热爱专业、热爱学校,努力学习。

组织教师和学生评选师德师风先进典型,通过学生测评、同行推荐、系部审核、学院审批,每学年评选出3名师德标兵,并在教师节前后召开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大会进行表彰。大力宣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营造崇尚高尚师德的浓郁氛围。

4.探索团队负责,实行自主管理

试行学院宏观管理、系部领导下的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制。学校负责教学团队的评审立项和宏观指导工作;系部负责组织计划的制订、过程的监控工作。

12014-2015年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教学团队内部,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淘汰机制。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在学校层面,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2)试行团队管理自主制

2015-2016年试点团队自主管理。教学团队在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制定团队工作计划、决定团队成员的组成、调控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制定分配办法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主权。而学校管理层则从发号令者变换成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为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每年初,由专业带头人提出自己年度工作计划,并向全体教师进行阐述。

(四)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1.德技并重,拓展实践教育体系

现阶段,与湖北省住建厅有关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明确职业标准的内涵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与湖北省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合作,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更好地为教育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延续课内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持续性沟通,了解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实时接轨、跟进,改进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设计工作过程中的电化、信息化更新拓展,设计软件的变化和更新,设计成果内容和形式的新要求等。

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体系过于注重技能而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现象,利用校内一体化教学平台,与企业深度融合,学院提供实训场所和学生,设计院将设计项目、技术和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要求、职业精神带入学校,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另一方面专业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机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时时能感受到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要求、职业精神,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培养。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形成课堂相关练习、课程设计、专项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链条。为改变本专业以往实践教学分散发展的缺陷,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注重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与方向性。在“2+0.5+0.5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2”是指在校内进行2年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单项职业能力;专项实训一般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单项职业能力。“0.5+0.5为毕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两阶段。毕业综合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顶岗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校内外的教学分工明确,既有机联系又相互衔接紧密,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见图06


06 2+0.5+0.5”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2.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训装备水平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校中厂”的建设理念,扩建一体化实训中心、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新建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BIM技术实训中心。

一体化实训中心。目前运行良好,只需加强与壮大。

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属校办设计院,乙级设计资质,承接资质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与咨询业务。目前运行良好,只需加强与壮大。

新建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

新建BIM技术实训中心。BIM技术实训中心还将购进能支撑设计能力的日照分析、REVIT、建筑节能等最新相关软件,满足建筑设计用人单位的市场需求。

拟在两年内建设以下实训场所,见表05









表05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计划表(万元)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功能与作用

负责人

投入资金

1

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扩建)

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技术交流、仿真教学

① 校企合作建筑设计应用技术研发;

② 校企联合完成工程项目设计;

③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④ 顶岗实习。

秦首禹

9.5

2

一体化实训中心(扩建)

建筑设计课程实训

① 建筑设计方案实训教学;

② 建筑设计方案表达实训教学;

建筑认知实训教学。

文益民

6.0

3

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新建)

建筑构造示教

梁、板、柱构造认识实训教学

常见基础构造的认识实训教学

建筑墙身构造认识实训教学

④ 建筑屋面构造认识实训教学

秦首禹

10.0

4

BIM技术实训中心(新建)

建筑施工图设计实训,建筑效果图实训

① 建筑施工图设计实训教学;

② 建筑效果图实训教学;

③ 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社会服务。

文益民

24.5

50.0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区域影响好、社会知名度高的建筑设计企业作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指导和考核标准,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责权利关系,实现深度融合。

按建设期内18个专业班级每班需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推算,至2016年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2630家。同时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历,参与一项以上的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实践锻炼,并使学生充分分散到多个地域的多家企业进行实习,实现真正的顶岗,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见表06

表06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表

序号

建设项目

完成时间

负责人

资金投入(万元)

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2015

高卿

4.0

2

顶岗实习管理与机制建设

2014

黄汉玲

2.0

3

综合技能评价体系建设

2014

李超

2.0

4

学生顶岗实习保险

2014

高卿

2.0

10.0

3)学生顶岗实习的监控机制。

建立规范的学生顶岗实习监控制度。通过网络管理信息平台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随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经过核实后,校内指导教师定期与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掌握学生的动态。实习结束,由企业指导教师给出评价。

3.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考核,强化评价考核

完善实训教师的培训机制。

建筑设计专业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建设,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以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出发,具体对实训教师作如下几方面培训:第一、实训室的管理能力培训;第二、关乎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几个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培训;第三、强化实训教师专业基本技能的培训。

健全实践性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

实践教学由于其实施形式和场地的独特性,与理论教学存在较大的不同。如果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与管理目标,没有良好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就可能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本专业建立了系部、专业、课程组三级考评机制,系部对专业组考评,专业组对课程组考评。通过教学督导组评教、学生全员评教、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抽查等多种途径,宏观控制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要求指导老师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过程评价,坚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并重,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践性教学的育人评价,即不把能力作为评价的唯一要素,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素质要求也作为与能力同等重要的考核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如学生校外顶岗实习阶段,我们设计了考评表,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如表07所示)

07 校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内容

测评得分

企业

导师

学校指

导老师

学生

自评

职业

素养

30

工作态度

6

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同事关系融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安全意识,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学习能力强




沟通能力

6




团队合作

6




安全意识

6




学习能力

6




得分小计






职业

技能

40

岗位与专业贴近度

10

实习岗位与专业一致,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并能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建筑设计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

10




综合技能

10




职业资格证书

10




得分小计






实训实习效果

30

实习日记

10

认真填写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按时提交企业实习鉴定和各项资料




实习报告

10




实习鉴定

10




得分小计






总评







说明:学生总评=企业导师评分*70%+学校指导老师评分*20%+学生自评评分*10%

(五)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结合本专业特色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从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工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着手,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校内由学院、系部、老师、学生对教学工作进行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价,对外由政府、家长、企业、媒体等各方参与,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价,为实现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与时俱进,重构职教质量评价体系

以建筑设计技术岗位群需要的能力标准和专业规范、标准作为监测指标,在传统考评方式基础上,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量化指标,将学生的职业态度、道德水平、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也纳入考核内容。见表08

08 学生教育质量评价表表

指 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B

C

D

道德修养

学生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10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有措施,学生有一定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

措施不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差,部分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遵纪守法情况

10

懂法,熟知校规校纪,能做到自觉遵守,无违纪现象,考风良好

了解法律常识和校规校纪,基本能够杜绝违纪现象,考风较好。

有一定法律常识,了解部分校规校纪,偶有违纪现象, 考风一般。

不了解法律常识和校规校纪,违纪现象多,考风差。

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基本理论的实际水平

10

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水平较高;学生毕业率高。

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达到中等水平;学生毕业率较高。

能掌握部分所学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达到合格水平;学生毕业率达到60%。

掌握知识少,专业技能测试通过率低;学生毕业率

技能大赛及职业证书、等级

10

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高;参与各级技能获奖数量多、级别高。

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较高;有一定数量的竞赛获奖。

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60%;有少量的竞赛获奖。

职业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低于60%;无

实际应用能力

10%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强

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较好。

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应用能力一般。

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职业核心能力水平

交际能力

10%

顶岗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强

顶岗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较强

顶岗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与他人关系一般,有沟通

顶岗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没有交流,沟通能力差

社会能力

10%

能出色完成特定的任务,能迅速地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能较好完成特定的任务,能较迅速地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能完成特定的任务,能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不能在

团队能力

10%

成员密切合作,配合默契,能积极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成员合作较密切,配合较好,能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成员之间有合作,配合一般,能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成员合作差,不能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创新能力

10%

灵活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较好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能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偶尔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运用知识和理论能力差,在实

企业评价

生源

10%

生源质量好

生源质量较好

生源质量一般

生源质量差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强

适应能力较强

适应能力一般

适应能力差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强

实践能力较强

实践能力一般

实践能力较差

责任感

有很强的责任感

责任感较强

有一定的责任感

没有责任感

2.引导多方参与评价,建立跟踪调查制度

引导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1)改革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的内部评价方式,建立设计企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实施多元的、开放式的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独立评价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指标,对毕业生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形成“学生评、企业评、社会评、家长评”等多维化考核评价体系。见图07

07 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示意图

如“家长评”, 见表09

表09 家长对教学及子女就业满意度调查表

尊敬的毕业生家长:请您在符合情况的选项处打勾(√)即可。

项目

满意度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不清楚

对教学实施过程的满意度

教学方面

培养方向





教学水平





教学管理





教学效果





管理方面

管理制度





管理模式





管理水平





管理实效





对子女就业情况的满意度

就业企业


企业性质





企业规模





所属行业





所在地区





就业岗位


专业对口





经验积累





能力锻炼





发展空间





就业待遇

薪酬水平





福利水平





社保水平





深造机会





您对本专业的总体评价如何?对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还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家长签名 学生签名

如“企业评”,见表10

表10 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

(此表由用人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盖章)

毕业生姓名


综合素质评价

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工作态度评价

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技术工作能力评价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在贵单位工作的总体评价

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贵单位最注重毕业生的哪些能力(可多选)

A□专业技术能力 B□敬业精神 C□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 D□沟通协调合作能力 E□善于学习的能力 F□创新能力 G□其他

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A□愿意 B□可以考虑 C□不考虑

优秀员工(我院毕业生)先进典型


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和建议





主管签字:  

2)加强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见表11.表12

表11 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填表人:

毕业学生

人数

就业学生

人数

就业率

就业学生数中:就业去向分组(一)

就业学生数中:就业去向分组(二)

就业学生数中:就业去向分组(三)

就业学生数中:就业渠道分组(四)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渠道

人数




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事业单位


第一

产业


本地


学校推荐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


第二

产业


异地


中介介绍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


第三

产业


境外


其它渠道


表12 毕业生定期调查表

毕业第 (此表由毕业生本人填写)

姓名


性别


专业

)届

手机



宅电


工作状态

A□工作 B□未工作 C□升学 D□其他

工作单位


单位属性

A□党政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企

D□私企 E□自主创业 F□外企 G□其他

专业对口

A□专业对口、层次相符 B□专业对口、层次偏低 C□专业对口、层次偏高 D□专业不对口

薪酬水平(包括各种补贴)

A1000元以下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元以上

对工作满意度

A□不满意 B□基本满意 C□满意

对工作的胜任程度

A□胜任 B□基本胜任

C□勉强可以 D□力不从心

升迁与发展

A□完成 B□评为年度优秀 C□获得进修机会 D□成为技术骨干 E□成为部门主管

建议学校应增设的课程


所学习的对你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


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及就业指导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3.力推双证毕业,教育成效多方满意

建筑设计专业应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建筑绘图员、初级建模师,对接五年工作实践后还有可能获得的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证。与北京天正建筑软件公司、AUTODESK公司、建设教育协会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室,外聘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做好本专业学生天正建筑、AOTO CADREVIT和建筑节能软件操作技能合格证的培训考核工作。见表13

13 对口职业资格证清单

序号

专业课程名称

职业资格证名称

1

CAD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

2

天正建筑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

3

REVIT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初级建模

4

理实一体课程: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快题设计、建筑表现技法、建筑节能与日照分析

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

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双证融通”促进教学内容深化改革,从而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保证95%以上的高就业率,使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普遍满意。

四、改革举措

(一)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四方共建,校企深度融合渗透的专业建设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兼职教师聘用等方面的支持,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实现互利共赢。

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基于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进行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校企工作委员会,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系统设计生产性实训项目和顶岗实习,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成绩考核等方面,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化信息化教学,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服务。通过以上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构建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建筑设计实践教育体系,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培养。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习实训技术装备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与能力。

为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突出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建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管理人员、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办法。同时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加大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优选顶岗实习企业,以确保学生的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

(三)培育优秀团队,探索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制

学科带头人负责组建团队,开展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成员的管理、考核。有权决定团队成员待遇、福利、培训、职业发展方向等。打造团队的职业精神与凝聚力,努力让团队成为学校的品牌。

(四)建立“双导师”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双导师制度。实行学校老师理论教学,企业专家实践指导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实施宽进严出的走班制、学分制,并不断完善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制。

开展小班化教学,每班原则上不超过35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80%以上。

加大教学方法的力度,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广泛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并采用真实的案例、真实的项目,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五)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绩效评价

建立师德考核办法,定期开展师德模范评比,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从而加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师德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建筑设计技术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绩效评价挂钩机制。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加强绩效考核评价。

(六)建立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引进第三方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探索建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以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多方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确保毕业生“双证率”达80%以上,当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80%以上。

五、项目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实施项目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奖惩机制;系部成立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组,制定建设规划,把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实行专业带头人责任制,并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2.人员保障

在专业团队建设上,完善校企双专业带头人机制,形成校内专家企业行家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3.政策保障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及团队作用,制定和完善项目建设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保障本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4.质量保障

1)采用目标管理,分解建设目标,将各子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承担人责任相结合,动态监控,确保各子项目按时完成。

2)学院、企业、系部加强指导、监控,完善专业建设效益评价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专业建设评价流程,实现专业建设的反馈控制。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训的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将校内质量监控与企业考评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体系。

5.建设经费保障

除省财政资金外,今后两年内学院对本专业建设的投入将不少于50万元,用于专业团队建设、专业研究、制度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等。

在保证资金自主使用的同时,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资金审批制度,保证建设资金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六、绩效考核目标

项目

具体建设目标

现有基础

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

责任人

2014.9-2015.12

2016.1-2016.12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2+0.5+0.5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校企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①企业调研报告;

②人才培养方案;

③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记录。

预期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人才培养方案运行阶段性总结;

③专家鉴定意见。

秦首禹

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形成“宽平台、分方向”“双证融通”动态调整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修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调研报告;

②课程体系实施阶段性总结;

③专家鉴定意见。

教育教学模式

教法改革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法

预期目标:形成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法。

验收要点:

①建筑设计专业三类课程的教学法。

预期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拓展教学法。

验收要点:

①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②教学光盘。

万宇鸿

学分制、导师制与小班制

预期目标:制定“三制”,因材施教。

验收要点:

①学分制配套的管理制度;

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③小班制实施记录;

④导师制实施条例和细则。

预期目标:完善“三制”。

验收要点:

①学分制运行阶段性总结;

②学分制修订记录;

③小班制实施记录;

④导师制运行记录。

教学评价体系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检查评比制度

预期目标:课堂教学高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80%以上。

验收要点:

①构建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②教学效果评价表;

③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预期目标:修订评价标准。

验收要点:

①修订后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②教学效果评价表;

③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教考分离

考试、考查

预期目标:使考试更加公平,成绩更具有可信性、可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①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

预期目标:使考试更加公平,成绩更具有可信性、可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①实施记录与反馈资料;

②修订后的院、系两级管理的教考分离实施条例和细则。

教师评价制度

考评分配机制

学院各种规章制度与考评办法

预期目标: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验收要点:

①教师考核办法、管理办法、激励机制;

②制定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

预期目标: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验收要点:

①实施记录;

②修订后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

黄汉玲

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4-6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①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②兼职教师资源库。

③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预期目标:新聘4-6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①兼职教师资源库。

②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教学活动资料。

师德师风建设

预期目标:加强师德建设。

验收要点:

①师德师风管理办法;

②师德评估标准;

③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方案及过程资料。

预期目标:加强师德建设。

验收要点:

①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方案及过程资料。

专业团队负责制

预期目标:团队自主管理,提高效率。

验收要点:

①专业教学团队自主管理办法;

②团队带头人的责任制和团队成员的淘汰制;

预期目标:团队自主管理,提高效率。

验收要点:

①专业教学团队自主管理过程资料。

实习实训体系

实践教育体系

课程实训-专项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链

预期目标: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验收要点:

①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②实训课程任务指导书;

③专项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

预期目标: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验收要点:

①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②实训课程任务指导书;

③专项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

秦首禹、刘卓珺

校内实训室

一体化实训中心、专业机房、建筑模型制作室、画室、雕刻实训室、图文制作中心、益民工作室、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

预期目标:扩建湖北华疆城市建筑设计院和一体化实训中心,新建BIM实训中心,并验收使用。

验收要点:

①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设备到位;

③设备验收报告;

④开出实训项目,有实训项目卡片。

预期目标:新建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基地,并验收使用。

验收要点:

①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设备到位;

③设备验收报告;

④开出实训项目,有实训项目卡片。

校外实训基地

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预期目标:完成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②毕业顶岗实习实施管理办法

预期目标:完成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建设资料

②修订毕业顶岗实习实施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考评

实习日志、实习鉴定

预期目标:加强实训环节管理

验收要点:

①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②实习实训考评办法和细则。

预期目标:加强实训环节管理

验收要点:

①修订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②完善实习实训考评办法和细则。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毕业生跟踪调查

预期目标:毕业生跟踪管理体系的建立

验收要点:

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与实施办法;

毕业生跟踪制度和管理办法;

③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和表格;

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资料汇编。

预期目标:毕业生跟踪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修订。

验收要点:

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实施情况记录。

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资料汇编

姚书琪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预期目标:双证率达80%以上

验收要点:

①与相关公司的合作培养协议

②双证率统计表

预期目标:双证率达80%以上

验收要点:

①与相关公司的合作培养协议

②双证率统计表


七、专业建设预算说明

14 项目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总计

(万元)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万元)

合计

省财政

职教集团

学院

年度

2014-2015

2015-2016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5

2

1

2

3

2

人才培养方案

5

2

1

2

3

2

课程体系

9

6

1

2

4

3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教法创新

5

2

1

2

6

4

导师制

8

7

0

1

1

1

质量分析反馈

9

5

1

3

6

5

教考分离

4

3

0

1

2

2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考评分配机制

3

0

0

3

3

2

兼职教师培养

2

0

1

1

2

2

师德建设

4

2

0

2

3

2

专业团队负责制

4

2

0

2

2

2

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实践教育体系

3

2

0

1

2

1

实训条件建设

85

50

10

25

55

30

实践教学考评

9

5

2

2

5

4

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毕业生跟踪评价

9

7

0

2

3

2

双证毕业制度

6

5

0

1

3

3

总计(万元)

170

100

18

52

103

67


八、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2013/2014学年)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结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方式

学时数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试

考查

理论

实践

合计

第 一学 年

第 二 学年

第 三 学年







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


考查

28

26

54

2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考试


30

42

72


2





3


形势与政策

1


考查

18

0

18



2




4


体育

4


考查

30

34

64

2

2





5


大学英语

4

考试


50

10

60

4






6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考查

28

28

56

*






7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考查

18

10

28



*




8


大学生心理健康

1


考查

18

0

18

*






文化基础课小计

22



220

150

370

8

4

2

0

0

0





1


设计素描

3


考查

28

20

48

4







2


建筑构造与材料

6

考试


60

36

96

4

4





3


画法几何

6

考试


60

36

96

4

4





4


建筑初步

6


考查

48

48

96

4

4





5


设计色彩

3


考查

28

20

48


4





专业平台课小计

24



224

160

384

16

16

0

0

0

0





1


中外建筑史

3

考试


52

0

52


4






2


建筑结构选型

3

考试


44

8

52



4




3


居住建筑设计

4


考查

32

24

56



4




4


建筑表现技法

4


考查

32

24

56



4




5


场地设计

4

考试


36

20

56



4




6


公共建筑设计

8


考查

60

60

120




8



专业核心课小计

26



256

136

392

0

4

16

8

0

0

必修课总计

72



700

446

1146

24

24

18

8

0









1


施工图识读

4

考试


24

32

56



4




不低于15学分。此处仅按前4门统计。(最低要求)

2


设计技术文件编制

4


考查

32

24

56




4



3


建筑节能与日照分析

4

考试


32

24

56




4



4


建筑施工图设计

4


考查

32

24

56




4



5


建筑设备

4

考试


40

16

56




4



1


景观设计基础

4

考试


24

32

56



4




2


居住区规划设计

4


考查

32

24

56




4



3


建筑快题设计

4

考试


32

24

56




4



4


高层建筑设计

4


考查

32

24

56




4



5


建筑防火

4

考试


40

16

56




4



限定选修课小计

16



120

104

224

0

0

4

12

0

0





本专业任选课学分要求至少选够 5 学分,可选课学期按表格所示;(由学院2-4学期统筹安排,学生自主选课;学有余力者,可多选)

1


考查

18

0

18


2





不低于5学分

1


考查

18

0

18



2




1


考查

18

0

18



2




1


考查

18

0

18




2



1


考查

18

0

18




2



任意选修课小计

5



90

0

90

0

2

4

4

0

0

选修课总计

21



210

104

314

0

2

8

16

0

0


理论及理实一体化课程总计

93



910

550

1460

24

26

26

24

0

0






















实践课程教学安排表(“2+0.5+0.5模式)

序号

实践项目

学时

时间安排(学期)

实践地点

校内

校外

1

入学教育

1

1

30

1







2

军训

2

2

60

2







3

CAD天正

2

2

60


2






4

SKETCH UP

2

2

60


2






5

PHOTOSHOP

1

1

30



1






6

建筑写生与考察

2

2

60



2





7

REVIT

3

3

90




3




8

毕业综合实训

15

15

450





15



9

顶岗实习

20

20

600





5

15


实践课合计

48

48

1440

3

4

3

3

20

15



附件下载:



手机版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copyright ucvc_xxzhx ,鄂ICP备案号:13016952

校址:湖北省 武汉市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藏龙岛科技园区 藏龙大道 28号 ,邮 编:430205。招生:027-81326809,81326808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www.beian.miit.gov.cn